春节过后,猪价继续持续走低,包括很多上市公司在内的养猪企业资金压力继续加大,有的甚至已经到了悬崖边,纷纷放缓或者叫停前期扩张的项目,让企业先活下来成为首要共识。
养猪行业有很多外部风险,其中猪周期带来的市场风险对养猪行业来说是最大最不可控的风险。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解决这一风险的治本之策。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诸多不可控的外部风险,养猪行业并不特殊。然而,在同样的大环境下,不同企业的盈利水平却有比较大的差距。抛开资本、疫情等因素,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是造成这一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在这几年过山车式的行情下,大多数企业以及行业媒体都把焦点放在了赌行情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内部管理水平。
同样的行情,不同的生产成绩决定了哪些企业能赚大钱,哪些赚小钱,甚至哪些被淘汰。行情好的时候,每头猪赚1000元和800元的差距不大,可是行情不好的时候,200元的利润差可以淘汰一个企业。
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在关注行情、扩展、资本、非瘟等问题的时候,能够多花一些时间放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猪行业作为一项事业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比赛,而要赢得这场马拉松,就必须修炼好内功。就像我们谈生物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一定是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
我国养猪行业最近30年的变化甚至超过了野猪被驯化以来几千年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十几年,延续几千年的作坊式的养猪模式迅速被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的模式所代替。工业化的养猪模式带来了产能和成绩的迅速提升,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疫病防控压力加大、食品安全、对农民生存空间的挤压、动物福利问题等。
我们暂不讨论这种模式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带来的种种弊端。既然大批的规模化企业已经成既定事实,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找到解决之道。
工业化的养猪模式下,每头母猪都是一台生产机器。如何管理好每一台机器,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产能,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最终效益。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概念:精细化管理。
不但是养猪行业,几乎所有行业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都经历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养10头母猪和100头、10000头面临的问题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养10头母猪,每一头都可以得到最精心的饲养,而到了成千上万头,恐怕老板连自己猪场准确的猪只头数都说不上来了,更不用说如何对每头母猪做到精细化的管理了,大量的“小损失”也就难免产生,并最终在行情不好时汇聚成压垮企业的洪水猛兽。
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保证成千上万头的每一头猪都得到最合理的管理,从而避免或者降低每一个环节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每一头母猪的经济效益。
答案就是精细化管理,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数字化。
试想一下,如果管理一个3000头母猪的猪场,没有一套管理工具,而是依靠人工,工作难度将会非常大,精细化管理也无从谈起。管理层也无法实时窥见生产中的问题,很多低性能母猪不能被及时发现、人为因素造成没必要的损失、管理流程难以固化落实等等。
数字化在当下是一个非常火的概念,但每个人的理解并不一样,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数字化到底是做什么,只是凭借一些碎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规划企业的数字化体系,这样很容易走弯路,甚至是危险的。所以我先简单以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解释一下数字化的概念。
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数字化的过程都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传统阶段(没有任何数据记录)——数据化(纸质数据、Excel应用)——信息化(强调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与企业流程化管控)——数字化或者数智化(强调数据采集的便捷性与智能化、内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利用)。
对于我国的中小型猪场而言,大部分处于第二阶段,而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处于第三阶段,个别企业处于第三向第四迈进阶段。据我了解,已经实现第四阶段转型的企业凤毛麟角。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呢?
管理层数字化意识的转变。
很多上规模的猪场都有一套管理软件,但有软件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层具备了数字化的管理意识,更多的是跟风随大流,甚至是因为有饲料企业赠送了软件,实际上并不重视,大多数成为了摆设,完全没有发挥出其应用的价值。
数字化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这一点我们不再赘述。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第一个前提是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意识成为从上至下的共识,形成企业的数字文化。企业只有让数字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一把手才能真正去推动数字化建设,中层才会理解数字化建设,基层才不会抱怨基础数据的采集是在做无用功。
对一家企业而言,行情决定了可以在短时间内飞多高,而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决定了企业可以走多远。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包括养猪企业在内的大多数农业企业家的共识,但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认为农业很大程度上依然需要靠天吃饭,更没有让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从上至下每一名员工的共识。
2. 建设数字化团队。
所有的战略与制度都需要合适的人去落地,而不是大小事都由老板自己亲力亲为。养猪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需要两类人才:
一种是IT部门的专业人才,负责企业的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推广、维护,数字化制度的落地与执行,保障基础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最终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数据价值的挖掘。
另一种是各个业务部门认可数字化价值,并具备基本的智能化设备(电脑、智能手机等)操作能力的人员。我见过很多推行数字化失败的企业,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基础数据采集不上来。
企业搞数字化转型,认识到其价值之后,一定要敢于在团队建设方面投入,并不断地向全体员工灌输其价值,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了数字化的团队,也要针对每个部门与岗位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保证数字化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每个人心理上的过渡。一旦建立了团队和体系制度,数字化的价值会回馈给每个人。
3. 好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不同规模的养猪企业需要的工具自然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认为,对于一家300头种猪以下的猪场来说,把Excel的强大功能用好,能解决90%的数字化的问题,完全不需要花钱再卖其他软件。而对于大中型养猪企业,尤其是多个分场、跨区域的集团化企业而言,一套好的数字化工具非常必要。
目前市面上的猪场软件有不低于十款,但真正好用的并不多,在我看来完美的软件甚至没有。一套理想的养猪企业数字化管理工具,也就是我们通俗理解的猪场软件,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系统的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以保证后期的不断迭代以及其可扩展性。2.业务流程设计合理,数据录入尽可能简单易操作,符合猪场人员的操作习惯以及业务场景。3.具备强大且合理的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统计学、管理学、逻辑学、养猪管理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我会单独作文阐述。一套优秀的猪场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在设计之处就应该深谙用户的关切与需求,其展现形式不在于看起来有多炫酷,而在于是是否抓住了关键数据,并以一种不同用户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4. 能快速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让用户从复杂的软件中解脱出来,把精力回归到数据如何产生价值上来。
一家传统的养猪企业往数字化企业转型大概会经历以下阶段:
管理层思维的转变(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建立数字化转型的团队与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的数字化文化(让每个人都认识到数字化的价值)—上线数字化系统——日常数据采集的不断规范(从人工到智能化)——分析数据、挖掘数据、使用数据——让数据真正产生价值,影响决策。
最后,抛开养猪的规模化与数字化,我依然想以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结束。
温铁军教授把世界农业分为三种类型: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美英澳等国的大农场模式)、莱茵模式(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家庭农场模式)、东亚模式(以中国为代表并延伸至日韩的家庭生态农业)。
然而,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当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养猪行业也不例外。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正处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及智能化阶段,未来会向生态化发展。
世界可持续农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着。我国也一定会融合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与自身深厚的农业文化和底蕴,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之路。
尽管城镇化仍是当天我国发展的主旋律,但作为国家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蓄水池和发动机,乡村振兴已经受到了中央前所未有的重视,逆城镇化在未来成为一种可能,农业也一定会成为一个美丽、高大上、城乡人共同参与的朝阳产业。
但不管怎样,规模化农业已经形成,也必定会作为一种主要的形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而存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思想和方法。